2019年11月,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肠道病毒感染诱发儿童急性无力脊髓炎(AFM)的研究。该研究利用PhIP-seq技术及病毒组抗原库,对42名确诊为AFM的儿童和58名患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脑脊液样本进行检测,以筛选与AFM病因学相关的病毒特异性抗体。
研究发现,AFM患者组中肠道病毒抗体的显著富集,通过ELISA实验验证了该结果。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肠道病毒感染可能是大多数AFM病例的病因,为肠道病毒脑脊液抗体测定方法的快速开发提供了重要路线图,助力未来对肠道病毒相关AFM的临床诊断。
研究背景
急性无力脊髓炎(AFM)在2012年首次在美国被确认,之后有超过500名儿童受到影响。在每两年一次的流行期,与肠道病毒EV-D68型和EV-A71型的爆发相伴而生。然而,AFM的具体致病原因始终难以明确,仅在不足50%的样本中(如鼻咽或咽喉拭子)能检测到肠道病毒,而AFM儿童脑脊液中可检出的肠道病毒核酸仅约2%。因此,研究者担忧AFM可能是由于尚未识别的病原体或副感染性免疫反应引起的。
研究方法
为了解析AFM的发病机制,研究者使用PhIP-seq技术分析AFM患者及对照组脑脊液中的病毒抗体谱。该技术能够高通量地检测数百种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并通过ELISA验证结果。值得注意的是,PhIP-seq技术既能识别已报道的线性表位序列,也能发现新的线性结合表位。
核心研究结果
结果一:PhIP-seq技术全面分析了AFM患者特有的病毒抗体反应,发现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属抗体在AFM组样本中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果二:数据分析显示,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肽段来源于整个肠道病毒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PhIP-seq技术不仅识别已知的线性表位序列,还发现了新的线性结合表位。
结果三:通过对EV病毒VP1蛋白进行ELISA验证,AFM患儿组脑脊液样本中检测到大量EV信号,这与PhIP-seq的发现高度一致。
技术概述
噬菌体免疫沉淀测序(PhIP-seq)是一种结合高容量噬菌体展示多肽库、抗体免疫沉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高通量抗体谱检测方法。这项技术可以针对大量抗原进行血清抗体检测,为免疫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关于公司
上海抗码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抗码芯瑞”)由知名教授创立,致力于蛋白组和抗体组领域的研究已有20年以上。公司专注于前沿抗体组学技术的开发及成果转化,建立了噬菌体免疫沉淀测序(PhIP-seq)技术平台,提供定制化抗原建库服务。抗码芯瑞积极开展基于PhIP-seq平台的高通量筛选、数据分析及后续验证等技术服务,为抗体组学研究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或联系我们。 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与我们一起探索生命科学的未来。